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欢迎来到济南长安网

历下区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29 19:58:30 来源:济南日报

经济腾飞,平安为基。历下区作为山东省会济南的核心城区,近年来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创新打造“矛盾纠纷闭环处置”模式,促使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就能得到及时、有效、依法、合理解决,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打造“一站式”

解纷服务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矛盾纠纷呈现一些新特征新变化,涉及的主体范围更加广泛,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争议内容也更加多样。历下区通过连续3年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化”攻坚行动,着力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以解决群众诉求“最多跑一地”为目标,建设区、街、社区三级综治中心,打造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构建区域统筹、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政法委牵头主抓、各部门单位分工负责的良好格局,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的升级。

走进历下区综治中心,多中心合一、多部门聚合、多功能一体的“一站式”解纷矩阵令人耳目一新: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等6个中心,26个行政单位和13个重点行业调委会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方式派员入驻,推行“一窗口、四交办”,在“无差别受理窗口”对群众诉求全量登记,变“群众围着部门转”为“部门围着群众办”。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人民调解员进驻区、街道、社区三级综治中心。

创新“行业枫桥”模式,在全省首创银行独立保函换封机制,打造劳动关系纠纷“全流程”解纷机制,成立40多个行业专业调解组织、100多个社区警务室,选聘50多名专职律师入驻全区所有公安派出所,年均处置各类社会治理事件15万件以上。吸纳全区网格员、保安员、快递员、配送员及网约车司机组建志愿者联盟,今年以来共发现上报安全隐患500余条,协助侦破社会治安案件60余件,有效把矛盾纠纷吸附化解在基层。

让每一个矛盾纠纷

按照法治化“路线图”走下去

今年3月29日,中央政法委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济南市历下区以《让每一个矛盾纠纷按照法治化“路线图”走下去》为主题向大会作了工作汇报。

近年来,历下区按照“分层递进、衔接有序”的原则,做全解纷“工具箱”,分类导入调解、非诉裁决、信访、诉讼等4类法治化解途径,构建多元预防化解调处机制,让每一个矛盾纠纷按照法治化“路线图”走下去,实现群众解决矛盾纠纷“进一扇门,解万般事”。

依托中央法务区法庭,设置调、立、审、执一体化平台,整合银行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及行业调解组织资源,组建金融调解委员会,建立“前端预防—非诉化解—诉讼兜底”治理机制,受理、化解金融、商事案件和非诉调解纠纷,打造金融“护航标杆”。优化“带封过户”机制,探索诉前、审理、执行等各种场景适用,变现金额近2亿元,帮助金融机构实现不良债权回收金额1亿多元。打造济南市首家“小荷法援”工作站和“法律援助+调解”示范阵地,推行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优先回访,对于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的“五优一免”服务。积极探索“三所联调”工作机制,构建“司法所+派出所+律所+N”和“网格+警格”一体化全链条纠纷化解模式,调解成功率达到92.6%,群众满意度达98%。

倾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截至10月23日,历下法院中央商务区法庭设立的保险调解工作站已帮助我们化解理赔纠纷案件45件,解纷耗时缩短70%。”中国平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郑学军说。

历下区紧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开展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发布年度全区政法机关惠企为民实事清单,包含助推中央商务区法庭建设、执行联动协作、企业法治体检等多项内容,打出一套法治护航营商环境的“组合拳”,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诉求办理联动机制,构建“大执行”工作体系,成立联动协调小组,执行案件平均结案用时下降近两成。“一案一策”推动解决涉民营企业刑事“挂案”,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用时缩短一个月。做优做好督办协调,及时协调、会商推进重大敏感案件办理。构建“1+1+N”街道合法性审查模式,对重大行政决策、重点项目提出数百条法律意见。严格执法监督,在全市率先公布区级涉企联合检查场景清单,全区涉企检查计划备案率达100%。严格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政府协议、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率始终保持100%。成立全省第一家劳动法庭,建立劳动纠纷“一调四联”多元化解新机制。打造全市首个“放心消费”普法宣传主题公园,让法治宣传“走新”更“走心”。“带封过户”执行机制获评省政府创新推广案例,相关做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为500余家企业合同纠纷“问诊把脉”,提供法律服务4000余次,组织“一站式”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千余场。健全完善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100多个基层站点,打造“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实施“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深化“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实行“一次办”“提速办”“容缺办”“联动办”“温馨办”五办联动。近年来,受理公证事项5000余件。

释放“一站式”

解纷最大效能

10月22日夜,华灯映泉城。在历下区综治中心一楼大厅,时针指向晚上11:00,经过持续3天的艰辛调解,某工地从事油工的15名农民工高高兴兴拿到了薪酬。工友汤书华说:“这次我们能拿回欠薪12万元,多亏了历下区综治中心清欠办的同志。”

历下区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导街道、社区用好“吹哨报到”机制,紧盯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强化多方协同、呼应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精准发力攻克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积极推行“接诉即办”纠纷分流处置机制,将12345、12309、110非警务警情等热线投诉举报平台和综治中心工作平台有效整合,统一受理登记、分流指派处置、强化调处责任、落实调处措施,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实质性化解。

在重点行业领域建设调解分中心。根据历下区金融单位总部集聚、金融纠纷较多的实际,区综治中心在济南中央商务区设立金融调解分中心,引入市场化调解组织进行专业化调解,每年处理数万件金融类纠纷,2024年以来全区金融类纠纷诉讼量同比下降38%。在区综治中心设立“两清欠”调解分中心,组织住建、人社、工会等相关单位常驻,在源头预防、欠薪核处、监管约谈、责任追究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建立工资清欠“吹哨”制度机制,让农民工干在历下、讨“薪”无忧。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超大城市核心城区基层治理。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健全通畅顺达的群众信访诉求表达机制,认真听取群众呼声,有力回应群众关切,推动群众合理诉求依规依法处理到位,做到群众反映问题有效解决、化访息访。